被繼承人與所投資公司間有股東往來債權,應據實列入遺產申報,徵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解決您所有會計稅務問題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被繼承人生前借與其投資經營公司資金,性質屬股東對公司之應收債權,依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係屬被繼承人財產,應列入遺產申報。該局指出,日前審查甲君遺產稅案件,發現甲君生前為A公司股東,繼承人已將甲君投資A公司之股權列入遺產申報,惟依A公司資產負債表所載負債項下「股東往來」項目有2,500餘萬元,經進一步查核發現甲君與A公司間有資金借貸往來情形,截至甲君死亡日對A公司尚有股東往來債權金額500餘萬元,繼承人漏未申報該項債權,因該申報案件尚未屆遺產及贈與稅法第23條規定之6個月申報期限,該局基於愛心辦稅,為免繼承人因漏報而受罰,主動輔導繼承人儘速於法定申報期限內完成補報該「債權」項目,該局核增遺產總額僅予補徵遺產稅,免除因漏報受罰。該局提醒,稽徵機關為服務民眾,提供繼承人查詢被繼承人之財產歸戶資料、所得及2年內贈與資料,僅供繼承人申報遺產稅之參考,被繼承人若尚有其他財產,繼承人仍應依法「據實」申報。該局呼籲,繼承人應儘早於法定申報期限內辦理申報,若被繼承人有投資未上市櫃公司股權,宜先向被繼承人生前投資之公司或往來銀行等,詳細查明遺留財產狀況,如有股東往來債權,應併計遺產總額申報,以免因短漏報而受罰。

以上的問題是否您也遇到過呢?

您現在是不是還有無法解決的稅務與會計問題呢?

請立即線上諮詢徵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尤其公司年年多繳稅!但依舊搞不清楚如何最有效又合法節稅嗎?

最大的原因是什麼?因為稅制艱深難懂,條文又很複雜,只要搞不清楚,自然無法順利節稅?

難道要委託頂尖會計師事務所才能節稅嗎?中小企業只能乖乖繳一堆稅?

也許你在網路上找了許多奇怪的方式,例如把所得掛給人頭,多報撫養親屬等,這些只不過是逃漏稅的偏門,在科技發達的現今,一時少繳稅,國稅局就會上門要你補稅加罰金。

徵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累積近40多年稅務經驗,輔導北中南1000多家上市櫃公司,5000多家中小企業、電商,用最合法合規的方式進行節稅,獲得大量好評,值得信賴 !!!

徵征會計師事務所稅務規劃服務特色

1.用最簡單的方式來向企業主解釋難懂的稅制概念;

2.用淺白的文字說明所有重要法源;

3.用上萬種客戶案例來幫您制定您的專屬稅務流程:

我們透過最專業又易懂的稅制規劃,幫所有企業建立清楚的個人與企業稅制系統概念。有了基本的概念之後,就可以知道如何真正合法的節稅。

簡單來說,如果你了解個人所得稅是採「現金收付制」(即按照現金收支的時點來判定所得及費用歸屬年度)。

同時,綜合所得稅是採累進稅率,你自然會知道可以透過調整收入實現的時間點,讓所得實現在稅率較低的年度來節稅。

徵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不會讓你自己推敲,可以明確提出數十項明確的節稅訣竅。

如提高勞保退休金的提撥比例,提撥的部分當年免稅,自然降低你的稅基。到退休領用時,因為你的收入低、稅率也低,自然可以比現在繳稅來得划算。增加儲蓄的同時,也省下稅金,一舉兩得。

同時,我們更可以提供以下的稅務規劃:

1.家族遺產及贈與稅的節稅規劃

包含資產配置、移轉、轉投資等各種活化或傳承資產的規劃。
.借款或贈與,國稅局之判斷標準

2.不動產稅務節稅規劃

分析土增稅、地價稅、房地合一稅等與不動產交易相關之影響及規劃。
.房地合一稅

3.公司、行號、執行業務業者、非營利機構之節稅規劃

協助客戶在平時就做好最完整之帳務記載,並依照稅法的規定建議最佳的申報方式,以獲取最大之租稅利益。

尤其電商賣家(無實體店鋪),跨境代購業者,販售虛擬性產品(遊戲寶物、課程),有專門的節稅方式協助您少繳稅

延伸閱讀:營所稅課稅制度

4.開公司節稅

公司所得稅率只有20%,且有相當之成本費用可做為收入的減項,故若提供勞務者由個人改為公司,可在稅務上獲得相當之利益。
.開公司節稅試算,請立即洽詢徵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若您是電商業者,歡迎參考此篇文章:電商稅務專區

5.境外公司、僑外投資、適用所得稅法25-1之外國機構

(具法人格且非大陸地區法人適用,不得為權利金收入)
.提供外國人來台投資、提供技術服務等行為下較佳之運作模式與節稅規劃(僅扣繳3%)。

人人不愛繳稅,但是稅制規劃就需要專業事務所給您最完整的概念,節稅就是這麼簡單。

懂稅,就不多繳稅!

徵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服務特色

A.營利事業的記帳服務:

1、每年九月底以前向客戶說明半年財務報告,並提出節稅建議。
2、每年十月底以前向客戶說明一至八月財務報告,並提出第二次節稅建議。
3、一般情況之下,十二月中以前向客戶說明一至十月財務報告,並提出該年度最後一次節稅建議。如果遇情況特殊之公司,則在十二月底以前向該客戶說明一至十月預估性的財務報告,並提出本年度最後一次節稅建議。
4、次年三月底以前向客戶說明全年的財務報告,並告知如何報稅方可達到最好的節稅建議。(包括書審方式申報、查帳方式申報、只查費用不查成本、只查成本不查費用、稅務簽證申報等)

B.非營利事業的記帳:

1、執行業務(如診所、演藝人員、設計師、律師、會計師、作家、、等),只需五月底以前將上年度帳簿憑證登帳,並申報所得在個人綜合所得內,再待國稅局查帳核定。
2、補習班、幼稚園、、、等非營利事業,需每兩個月向國稅局申報印花總繳,五月底以前將上年度帳簿憑證登帳,並申報所得在個人綜合所得內,再待國稅局查帳核定。
3、財團法人、社團法人,視其行為是否有與其設立宗旨不同,而判定其是否免稅而定,五月底以前將上年度帳簿憑證登帳並申報。

C.公司申請登記

最複雜的部分交給我們,您就可以快速成立公司行號

申請商業行號需要的資料

草擬階段

1.絕對申請公司或行號

2.資本額訂定

預查階段 準備資料給委託人

1.取1-3個名字,依喜好程度排序

2.未來的營業項目

3.辦理費用收取(規費、委託費)

申請階段
準備資料
1.行號大小章、合夥人私章

2.負責人、合夥人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3.營業地址“建物”所有權文件

(謄本、所有權狀、房屋稅單等擇一)

4.屋主營業登記同意書(屋主需要簽名)

5.銀行準備戶存摺影本、銀行餘額證明

(行號資本額25萬下免附)

6.合夥契約書

7.負責人及各合夥人資本額分配明細表

 

申請有限公司需要的資料

草擬階段

1.絕對申請公司或行號

2.資本額訂定

預查階段 準備資料給委託人

1.取1-3個名字,依喜好程度排序

2.未來的營業項目

3.辦理費用收取(規費、委託費)

4.負責人身分證影本

申請階段
準備資料
1.公司大小章、所有股東私章

2.所有股東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3. 營業地址“建物“所有權文件影本

(謄本、所有權狀、房屋稅單等擇一)

4.屋主營業登記同意書(屋主需簽名)

5.銀行準備戶存影本、銀行餘額證明

6.股東同意書

7. 股東資本額分配明細表

8. 會計師資本額簽證

 

申請股份有限公司需要的資料

草擬階段

1.絕對申請公司或行號

2.資本額訂定

預查階段 準備資料給委託人

1.取1-3個名字按照喜好度

2.未來的營業項目

(可參考其他已成立商業,或是跟我們討論)

3.負責人身分證影本

4.辦理收取(規費、委託費、簽證費)

申請階段
準備資料
1.公司大小章、所有股東私章

2.所有股東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3.營業地址“建物"所有權文件

(謄本、所有權狀、房屋稅單等擇一)

4.屋主營業登記同意書(屋主需簽名)

5. 銀行準備戶存影本、銀行餘額證明

6.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及董事、監察人願同意書正本

7. 股東資本額分配明細表

8. 會計師資本額簽證

9.發起人會議事錄(須由主席錄簽)

10.董事會議事及董事簽到簿(須由主席及記錄簽章)

11. 董監事資格及身分證明文件

(法人股東則另提供指派代表人之指派書)

申請公司行號立即找徵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協助辦理

徵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團隊給您全方位的稅務規劃

徵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負責人-黃志堅會計師給中小企業的話:

我們事務所最大的特色就是接觸最廣泛的行業,不同的產業成本結構會有一些差距,當公司將票據交給我們時,我們事務所就會依靠大數據與實戰經驗判斷支出該認列到成本或是費用,讓您的稅務和財報資料非常漂亮!

尤其新創公司難免會對會計領域較為生疏,從公司成立到營業記帳又有許多要注意的眉角,也會希望得到最專業、最快速、最正確的答覆。

這時候我們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務必選擇有耐心且快速地回復您所有稅務問題,才能省下最多時間成本!

歡迎委託我們成為您稅務最強的後盾!!!

徵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聯絡資訊
地址:臺中市西區中興街183號6樓之1
電話:04-23029900
官網:https://www.icloudtax.com/
LINE:https://line.me/ti/p/eWAMUUM35r

 

ACC711CEV55CE

刘墉励志文章精选    刘墉先生是生活中的智者,他创造着人类“爱”的家园,给人们以有价值有意义的心智启迪,指导我们走向成功。读刘墉先生的散文小品,就仿佛同一个智者和长者在聊天,我们可以学习他朴实无华的语言,体味他点滴在心的真情,感悟他对世界的推理,领略他灵魂深处的境界。以下五篇文章都是刘墉先生写给她女儿的信,其中满怀着一位父亲的关爱与期望,而且不乏令我们深思的哲理。望大家静下心来深读之,细品之。    一、谈恐惧:《在生死之间选择》    今天你在弹琴的时候,从门外飞进一只大苍蝇,在几间屋子里串来串去,每当苍蝇飞到你附近,就听见你尖声惊叫。    “我怕嘛!我就是会被吓到嘛!”当我怨你大惊小怪的时候,你喊。    “你当然会被吓到。”我说:“可是你要控制自己,不要被吓一大跳,因为‘吓’    不危险,真正危险的是‘一大跳’!”    但你还是不断惊叫,直到我把苍蝇打死,才重新练琴。    孩子,你知道哥哥小时候也有个毛病吗?    他很怕痒,只要稍稍抓他一下,他就会痒得像你今天一样哇哇大叫。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哥哥现在一点都不怕痒了。你知道那是你妈妈训练的吗?    因为哥哥小时候,有一次妈妈去学校,看见一群孩子在楼梯上打打闹闹,你哈我一下,我哈你一下,大家躲来躲去,随时可能滚下楼梯,真是太危险了。    所以妈妈从那天开始,就训练哥哥,每天哈他痒,又命令他要忍着。没想到,训练他一阵,他真不怕痒了。    哥哥从来不是真不痒,而是因为他懂得控制自己,不作过度的反应。    “过度反应”常常会出大乱子。    我刚来美国的时候,有个朋友,就爱作过度反应,他开车,过到路上任何一个小坑洞,都会闪过去,他说如果不躲开,一震一震的,车子容易坏。    但是他的车子比谁都坏得快,而且不但车子坏,他还总出车祸。    道理很简单——他过度反应,他固然闪躲了一些小坑洞,却因为分心,忽略了路上其他的车子,所以好几次跟别的车子擦撞,差别送了命。    过度反应,最大的害处就是分心。你看看,电视新闻是不是常报导,车子因为闪烁小动物,造成大车祸的消息。每次在高速公路上,看见有小动物的尸体,被压成血淋淋,薄薄的一片,你骂那些驾驶人残忍的时候,我不是也告诉你,有一天你开车,如果发现有小动物躺在路当中,而车子正飞快行进的时候,也只能选择直直开上去吗?    在那紧要关头,你必须知道选择,用理智告诉自己,也控制自己情感的反应,你要知道当你紧急煞车的时候,很可能造成连环车祸,许多人都会因此丧生。    记得我十六七岁的时候,常爱爬山。有一次,到乌来的深山,下起倾盆大雨,我走过架在一个小瀑布上的独木桥;突然顺着瀑布冲下一条大蛇,嗖一声,就缠在我脚前的独木桥上。    天哪!你想想,那有多可怕!如果是你,会不会吓得从桥上摔下去?    问题是,桥下是几十公尺深的山涧,如果我不控制自己,而在当时作出过度反应,今天就没有你了。    所以我虽然怕蛇,但是在那一瞬间,硬是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然后趁蛇还完全清醒,一脚,把蛇踢了下去。    说到这儿,我要问你,如果今天是你爬山遇险,你只抓住山边一棵小树,就能不坠落,但是小树上缠了一条蛇,你抓,还是不抓?    你当然抓,对不对?    那么我再问你,如果今天发生大地震,我被倒下的东西压到,知道你不可能帮得上忙,而对你喊“快跑,快跑!”的时候,你是留下来陪我一起死,还是听我的话,立刻往外跑?    我举这样的例子或许太残酷了。但是,孩子!在我们生命中,常必须面对残酷的选择,在那一瞬间,你只能选择一个,不能两边都选;两害相权取其轻,你必须用理智克服感情,才能存活下来。如同我在〈当你遇见大野狼〉那封信里对你说的,当你不幸落入坏人手里,遭遇强暴,为了保命,你只好放弃无用的抵抗,唯其如此,你才有求救和讨回公道的可能。    听了这么多,你懂了吗?    我为什么说,你可以“吓”,但是不能“吓一大跳”!    二、谈死亡:《把妈妈永远留在心上》    今天是奶奶的祭日。    所以爸爸一早就把大听桌子上的东西挪开,先摆两瓶鲜花,再将奶奶的照片放在中间。然后公公、婆婆、爸爸、妈妈和你,一起在前面鞠了三个躬。    奶奶逝世已经三年了,就在三年前的今天傍晚,九十三岁的奶奶,永永远远地离开了我们。    中国人管死人的生日叫“冥诞”,称先人逝去的那一天为“祭日”。爸爸觉得祭日比冥诞来得重要,因为奶奶生的那一天,我还没来到这个世界;奶奶死的那一天,我和你妈妈都到了床前。    同样的二月,同样的十八号,也就有着同样冬天的寒冷和短短的日照,连公路上萧疏的景象都跟三年前一样。所以祭日使我们更能回想当时的情景,使我们更能回到当年的伤心。    对的!回到当年的伤心。有时候,我们要忘掉不好的往事,有时候却要重温碎心的一刻。    就在不久之前,我收到一个马来西亚高中女生的来信,她的妈妈死了,弟弟只有六岁,你知道她要弟弟做什么事吗?她叫弟弟擦干眼泪,用笔写下当时的心情。    “我要弟弟写封信给妈妈,把心里想要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我希望趁他对妈妈还有记忆时写下来,以后大了可以看,把妈妈永远留在心中……”那女生在给我的信里这么说。    我一边看她的信,一边掉眼泪,立刻回信给她,说才失去母亲不久的我,可以感受她的伤恸,更惊讶以她那么小的年龄,居然会想到要弟弟记下心情的方法。    所以,“祭日”也是“记日”,是让我们加深对死者记忆的日子。随着岁月流逝,当我们对死者的印象逐渐淡忘的时候,如果能利用每个祭日想一想,那记忆就能停留得更长久。    亲爱的女儿!当你走过奶奶照片的时候,就驻足看看奶奶吧!那是奶奶到华府旅行时,在国会大厦台阶上拍摄的。当时她八十八了,还很能走,你瞧!她笑得多开心。    也利用这一天,在你的脑海里找奶奶的影子吧!跟那马来西亚小男孩一样,奶奶死时,你还太小,只怕以后记忆会愈来愈模糊,所以应该趁着奶奶逝世才三年,想办法加深对奶奶的印象。    想想奶奶怎么疼你;想像奶奶每天一大早,怎么和婆婆一起把你的小床推到她房间,照顾你;想想你到医院看奶奶,奶奶临终张开眼,看看你的那一刻。也想想,你那天,才坐进车子就痛哭失声。    当然,我不是要你再去哭。落泪的日子已经过去,我们已经从丧亲的悲痛中走出来。就好比我们卷起袖子,看以前受伤的疤痕。那疤痕不再痛,但能使我们回想到受伤的一刻,也在心里告诫自己,下次要小心了。    亲爱的小丫头,你知道要告诫自己的是什么吗?    是当你留不住奶奶,悲伤奶奶逝世的时候,要想想还有公公婆婆在眼前,甚至想想有父母在身边,而好好把握机会,多跟我们聚聚。    惟恐以后散了,今天就多聚聚吧!    对远行的亲人挥完手,就回身搂搂身边的亲人吧!    这才是在奶奶祭日,你真正应该学习的啊!    三、谈戒慎:《当习惯成了自然》    今天真是好险,妈妈和爸爸下午出去的时候,差点出车祸。    那时妈妈由咱们家的车道开进大马路,她只顾左转,没想到右边正有辆计程车快速开过来。幸亏爸爸看到了,及时提醒妈妈踩煞车,那白色的计程车才擦身而过。愈是在习惯的地方,愈容易疏忽。这种在自家门前出车祸的事,我真是见多了——    二十五年前,我才来美国,住在维吉尼亚州一个教授家里,有一天朋友来访,决定一起出去看电影。岂知才出门,教授的车就拦腰撞上来访朋友的车,原因是他只顾习惯地倒车,却忘了朋友的车正停在车道上。    还有个车祸是为我们装修的小李叔叔说的,他说有一家人翻修浴室,特别请他申请了一个装垃圾的车斗。车斗到的第二天早上,那家主人照例开车上班,才倒车出去,就狠狠撞上了车斗,把车尾巴都撞烂了。    小李叔叔还说,到人家做工最要小心了,绝对不能蹲在车房外面和院子转弯的地方工作,因为每家人都习惯倒车出车库,和从外面开车转进自己的院子。(励志名言  www.lz13.cn)这条路屋主闭着眼睛都能开,所以当他突然看到工人的时候,常常已经撞上了。他还说有好几个搞装修的朋友,都因为没注意,受了伤。    我们常说“习惯成自然”,许多做过千百次的动作,都会成为“习惯动作”。    举个例子,如果你每天进房间,都伸手到墙上拨电灯开关,有一天你回家,打开门,灯虽然是亮的,你还是会伸手往墙上摸对不对?    但是你也要知道,习惯动作也常使你忘记用脑,而铸成大错。譬如有一天,你开门,嗅到屋子里有浓浓的瓦斯味,明明知道开灯可能引爆瓦斯,但是想到时,手却可能已经拨了开关。    这也是我为什么每次到学校接你,带你走过草坪、穿越停车场的时候,都叮嘱你,要看清楚左右,确定没有来车的时候再走。    因为很少有人走学校的侧门,也很少有人从草坪那边走上车道,那些开车的人已经习惯每天快速地倒车开车;他们急着去接子女,你又急着回家,这些急切的心和习惯的动作反而成为最危险的事。    最后让我说两个报上刊登的真实故事给你听吧——    有个年轻妈妈带着新生的娃娃去超级市场。    买完东西,先把放娃娃的篮子搁在车顶上,再把买好的东西放进后车箱,然后开车回家。    车子直接上了高速公路,突然四周的车子都对她按喇叭,她先是觉得奇怪,看四周门都关得好好的,大家为什么急成那样?接着,才想到她带了娃娃出门,娃娃在哪里?    天哪!娃娃还在车顶上,所幸路上平稳,那装娃娃的竹篮子居然没掉下来。    另一个家庭就没那么幸运了——    有个十三四岁的男生,每天下午做完功课都跟同学出去打网球。    网球场远,由同学的爸爸开车,每次都是车到门口,再用手机打电话叫他出去。    这一天,他妈妈正给他的小弟弟洗澡,突然有电话来,他去接,是妈妈的,就叫妈妈。    妈妈说小弟弟在澡缸里,你帮我看一下,于是出去接电话。他才要进浴室,却听见拍门声,是来接他打球的同学,因为电话打不进来,而在外面叫他。    他就照例拿起球拍和球袋出门。    岂知当他打完球,回到家,家里空无一人,邻居过来说他妈妈送他弟弟去了医院。    这时候,他才想起妈妈不是叫他看弟弟吗?    他怎么都没想到,就在妈妈接电话、他离开家那么一点时间,他年幼的弟弟已经死在浴缸里了。你想想上面两个意外都是怎么造成的?    都是因为习惯啊!    去超级市场的妈妈,太习惯买完东西往车箱一放就开车回家的动作,小男孩又习惯每天拿起球具就跳上车的动作,他们却都忘了“那天不一样!”    孩子!你十四岁了,也就累积了十四年的习惯动作,你的功课愈来愈多、心愈来愈多,也就更容易分神。这也是我由今天下午的惊恐中发现,不能不叮嘱自己,也叮嘱你。    “愈在熟悉的地方,愈要谨慎”的原因。    四、谈师生:《恨老师》    今天你放学进门,我问你在学校开心吗?你说开心,但是语气不像往常那么热烈。接着听见你到厨房跟妈妈说话,不断地讲“Ihate!Ihate!”我就跟过去问你恨什么,你先不答腔,还是妈妈说话了:    “她不喜欢体育老师。”    你就接着发起脾气,重重地顿脚,说你恨体育老师。    “学生恨老师,叫老师听到了怎么办?”我说。    “听到就听到!我们每个同学都有痛恨的老师,大家在走廊里都大声讲。”    “你为什么恨体育老师呢?”我又问。    “因为他太凶,又总是把球直接丢给我,我怕打到眼睛,就接不到。”    我笑了起来:“那么应该怎么丢球呢?”    “应该先扔在地上,让球弹起来,不要直接扔过来。”    天哪!孩子,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因为老师丢球不合意而恨老师的。但是当我问有没有同学喜欢这老师的时候,你又说有,是那些体育特别好的,老师都对他们另眼相看。接着你又自言自语地说,在音乐课,老师都对你特别好,你喜欢音乐老师。    这下子我懂了!你不喜欢体育老师是因为老师没给你特殊待遇。    问题是,你的体育好吗?如果你不好,老师为什么要对你特别?如果你在体育课上像在交响乐团里,坐“首席第一小提琴”,老师又能不对你刮目相看吗?    还有,你会不会因为老师没有特别重视你,因为你不喜欢他,就愈不好好表现、愈不跟老师合作,结果恶性循环,老师愈不喜欢你了呢?    孩子!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但是那“得到”应该是“赢得”,而不是莫名其妙地硬要别人对你刮目相看。    我小时候也曾经犯过同样的错误,那时刚升上六年级,美术课由个新来的年轻老师教。(励志名言  www.lz13.cn)他不知道我是班上画得最好的,没对我特别礼,我当时想“天哪!我这么棒,你为什么没发现?还说我这里不对那里不对。”    于是我也恨那老师,对那老师消极抵抗。    结果,你知道吗?我居然是班上唯一一个因为不好好做作业,而被美术老师打手心的学生。一直到今天,我都能记得,伸直了手,被处罚时,全班同学惊讶的眼光。    而且,那一年也是我一生中美术成绩最差,又进步最少的。    你说,这种敌视老师的态度,有什么好?    因为对老师反感而成绩一落千丈的例子真是太多了。    我以前在台北的“青少年咨商中心”,常有学生来,说他们讨厌老师,所以退步。    妙的是,那些学生往往在前一年,就像我小学五年级时一样,是表现最杰出的。他在上一学年表现杰出,得到老师的青睐,就想下一年也一样作个“特权学生”。当下一年的老师没对他特别的时候,他就觉得被冷落,由恨老师,到消极抵抗、不用功。    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    有个学生在上学年成绩很烂,下学年,他的导师是他妈妈的好朋友,对他多些关注,他又为了面子,特别努力,居然能由班上的中间排名,一下子跳到前几名。可见“老师的印象”,会对学习产生多大的影响。    只是,如果你的学习完全取决于对老师是不是有好感,不是太可悲了吗?    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不是你“秀”给老师看的,也不是专用来“报答”老师或“报复”老师的,就算老师对你印象坏透了,你还是应该努力学习,甚至说你更应该加倍用功,证实自己的好,给老师看才对啊!    最后,让我说个故事给你听——    有个学生,不喜欢英文老师,到处说他恨英文课,恨那老师。    他消极学习,当然成绩不好,那英文老师对他愈头痛,总责骂他,他也就愈恨老师。    有一天,学生的爸爸听到儿子又说恨老师,就问“你的英文好吗?”    “不好。”    “怪不得你恨老师,因为你学不好,所以用恨老师来作藉口。”学生的爸爸说:“你可以恨他,但是你要英文特棒,说他讨厌才有人听,否则人家只会说你是酸葡萄,对不对?”接著问儿子:“爸爸给你找个家教,专教你英文,把你教得棒透了,气气那老师好不好?”    孩子听听有理,就特别用功学英文,成绩也直线上升。    学期结束,那父亲又问孩子:“你现在英文棒了,可以去狠狠地批评他了,你甚至可以去校长那儿告他教得不好了。”    没想到,他儿子一笑:    “爸爸!我不但不恨那老师,反而喜欢他了,因为他对我愈来愈好,昨天还把我叫起来夸赞呢!”    好!我的故事说完了。    你明天要不要跟我去打网球?你要不要跟我玩丢球?    不过我先跟你说好哟!我的球也是直接丢给你,不会先扔在地上,再弹到你的面前。    五、谈出头:《拼命作个人上人》    “不是只有我会拖,老师也会拖。”    你今天一边看我昨天写的文章一边抗议:“老师在学期开始的时候都慢慢教,讲一堆废话,到了学期要结束之前又拼命赶,老师赶,害得我们也得赶,所以期考之前特别忙。”    说完,你接著往下看,又抬头问:“那台湾小孩为什么要先睡个觉?睡觉作什么?害他晚上都睡不著了。”    我就笑说你是“饱人不知饿人饥,问你要是你夜里只睡了五个钟头,就算回家先睡一个半小时,加起来也只有六个半小时,你会晚上睡不著吗?我又告诉你台湾的小孩子有多辛苦,同一科,他们常常要念几种不同版本的教科书,每天不但上课比你早、下课比你晚,而且经常留校补习,补到八九点才能回家。    你就瞪大眼睛,问为什么这么苦。    孩子!我也常责怪为什么中国人那么狠狠地逼孩子,把孩子逼得早早就戴上近视眼镜,甚至把孩子逼得跳楼自杀。    我还作过比较,发现我这一代的健康,反不如上一代。原因是上一代身处在二次大战的环境,常常要躲轰炸、换学校,有了不少“中间喘息”的机会。相对的,我生在一九四九年的台湾,战争过去了,但是学校少、学生多,入学考试的压力大,于是有了所谓“恶补”。    我小时候,就已经常常要留校补习,在我记忆中,总浮现那个背著重重的书包,书包里装著《图解算术》,在夜色中回家的画面。    你能想像当你学跳舞、学唱歌、学钢琴、小提琴,每天还轻轻松松的小学六年级,许多台湾孩子已经去补习班补习了吗?    何止台湾的孩子啊!大陆也一样,我曾去过一个有名的中学,那校长得意地说他们的毕业生百分之九十以上能考上重点大学。又说他们特别在山边盖了一片房子,高三的学生一律送到那儿去住校,就好像以前读书人常到深山庙宇里苦读一样。    不止名校,我有一年去广西深山贫困地区的一个小学,那里的校舍破旧不堪,孩子们身上穿著五颜六色的“百家衣”。但是你可知道,那里的孩子居然对我说,他们只看到灯光和月光吗?    他们说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念书,太阳下山之后还要留校补习,所以难得看到太阳。据说因为土地贫瘠,有些学生全家只有一套能出客的衣服,大家轮著穿;甚至有人穷到没衣服穿,没被子盖,天冷时躲在草垛子里。    但是那些父母还是拼了命,要送孩子上学,要为孩子缴“补习费”和“代课老师费”。    这几年,我跑了许多中国大陆荒僻地区的学校,除了我们捐建的希望小学,也去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和建在山西窑洞里的学校。    他们都太苦了,一个老师的月薪可能不够看两场电影;一家两个孩子可能因为缴不起学费,而轮著去上学。    但是,我发现他们都拼命用功,他们的父母可以不识字,却都知道逼孩子念书。    渐渐地,我了解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苦读才能出头的观念,已经根深柢固在中国人的心里。就算是现在学校多了,在台湾甚至录取率超过百分之百,大家还是要拼。    为什么?    因为要拼进好学校,因为要“强出头”。    孩子,其实你有什么好不解的呢?    你看看四周的同学,尤其犹太人和中国人,他们不是都想尽办法,给孩子补习、叫孩子到医院当义工,上网为孩子找各种题材、参加科学竞赛,甚至为孩子找老师教网球、击剑、游泳和溜冰,建立得奖纪录,好争取进入长春藤盟校吗?    正因此,犹太人能从二次大战时在四处被排斥,发展到今天,在美国社会虽是少数,却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人则能成为美国平均学历最高的族群,在各方面有杰出的成就。    美国是自由的,自由到你可以选择作清道夫或大学教授;美国也是开放的,清道夫可以赚得比大学教授还多,美国还是平等的,职位没有尊卑贵贱,只要肯努力工作,都能有不错的生活。    但是,有一些民族,尤其是那些经历苦难的民族,无论在中国或美国,他们心底自然有股力量——    拼命作个人上人!分页:123

你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文/咪蒙  “最痛苦的事,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  我把公司从深圳搬到北京了。  8月份决定的。9月底就搬好了。  每个听说这件事的人,都惊呆了。  大家都问,那,你老公罗同学怎么办?  呃,众所周知,罗同学是个超级忠犬(不炫耀我会死啊)。  他总是深情地看着我,说:老婆,你去任何地方,我都会屁颠屁颠跟去的。我不要全世界,我只要在你身边。  我说:好呀,那我要去北京。  他说:啊?  妈蛋,他居然犹豫了。  当然,后来慑于我的淫威,他也只能屈从了。  嗯,罗同学和唯唐都很快会来北京。  罗同学重新找工作,唯唐转学。  看上去是一件兴师动众的高难度事件。  我觉得还挺轻松的。  终于成功地变成史上最老的北漂,之一,吧。  旁人都觉得我牺牲好大,在深圳待了13年,放弃了那么多,说换一个城市就换,好有勇气。  尤其是,这么大的年纪了,还这么折腾。太不容易了。  我并没有那么苦逼。  对我来说,在我最喜欢的媒体工作了12年,做的是我最喜欢的编辑工作,业余时间写书,这样的人生,很爽。  现在,我进入影视圈,成为这个圈子最老的新人。  在北京,重新开始,重新适应一座城市,重新认识一些朋友,重新拥有自己的圈子。  没有车了,我可以搭地铁,听听京片子,学习儿化音,还挺萌的。  没有房子了,我可以租一个房子,有一个新款的家哎。  我可以过另一种人生。  我他妈赚大了!  一般人只能过一辈子,我过了两辈子哎。  是不是很幸运?  为什么我可以这么二逼,这么没心没肺?  我真的对任何改变没有过挣扎和纠结吗?  不是的。  两年前,很偶然的机会,我接了个剧本,要写一部情景喜剧。  我从很多年前开始,就是那种看韩剧都会记下好台词,看天涯八卦都会记下好句子,看路边的广告牌都会记下好修辞的死变态。  我以为,凭我这么多年的积累,写个剧本不是很容易嘛。秒杀那些傻逼编剧嘛。并不是。  任何一行要做好都很难。需要绝对的专业度。  同行的编剧,要么多年科班出身,人家专业就是学这个的;要么就是在这行待了很多年,有专业的积累。  我写得并不顺利,无数次卡壳。写完了,和经典情景喜剧一对比,这他妈的是什么狗屎!  我无数次问过自己,我这么老了才开始做编剧,开始得是不是太晚?  但是直到我看到一句话,就释然了。  你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是的,我30多岁才开始学编剧,确实太晚。  可是我确定自己喜欢这行,既然迟早要做,相比四五十高龄,我现在做,就已经是最早的了。  我们所在的每一天,不都是我们生命中最年轻的时刻吗。  所以,与其花时间去挣扎去纠结,何不如现在就滚去好好努力,缺哪补哪。  我把能买到的所有编剧专业书买来,一本一本地精读。  我把经典的剧本,比如《肖申克的救赎》,直接背了。  我把《老爸老妈浪漫史》看了4遍,笔记都记了6万多字。  正因为我比别人开始得晚,我更是对这行充满了敬畏。  正因为老了。没有更多时间可以挥霍,我才要更珍惜现在,极致专注,爱我所爱,做我所想。  因为我深信,最痛苦的事,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  认识一个姑娘。她的故事简直狗血度超过韩剧。  跟她相比,我的人生不值一提。  18岁生日之前,本来要高考了,她家出事了。爸爸豪赌,把家产输光了,高利贷找上门,说不还钱就要把他爸弄死。  她妈妈吓坏了,情急之下,把她卖给一个58岁的老头。  老头是开工厂的,愿意出她家欠的钱。  她哭,哭也没用,还是得去。被睡了才发现,老头有老婆,还有两个。  她就是一妾。  她怀孕了,4年之后,老头脑溢血死了。  所有人都觉得她人生完蛋了。有人给她介绍别的老头,让她继续当二奶。  她坚决不。她数学很好,她一直想考到会计资格证,成为一名会计师。  她带着孩子,换了个城市,开始打工,什么工作都做过。只是累倒还罢了,更要命的是穷。最艰难的时候,她每天只吃1片面包,还分两次吃。饿到路过沙县小吃,都想进去打劫。  白天拼命工作,晚上自学财会,花了比旁人多几年的时间,直到31岁才拿到会计证。现在她38岁,是一家公司的财务副总监。  问她这么牛逼,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她?  她说,高中的时候,她是班上最刻苦的学生,她的老师很喜欢她,鼓励她说:“以你的努力程度,你的人生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大器晚成。”  这句话让她永远不会放弃自己。  奇迹不过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时间不会改变一切,能改变一切的人,只有你自己。  王石说,他最佩服的人,是褚时健。  他的人生才是大起大落。牛逼哄哄的企业家,一夕之间跌了下去,坐了牢。从监狱里出来,褚时健已经70多岁了。他决定重新创业。  王石去云南看望他。褚时健的满头白发与创业的豪情,在那一刻触动了王石,“你想象一下,一个75岁的老人,戴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兴致勃勃地跟我谈论橙子挂果是什么情景。我当时就想,如果我遇到他那样的挫折、到了他那个年纪,我会想什么?我知道,我一定不会像他那样勇敢。”  有人说老是什么?老就是,买香蕉都不敢买绿的。  怕香蕉还没放熟,自己就挂了。  褚时健完全不是。  橙子挂果要6年,而褚时健当时已经75岁了。  75岁的他,在期待81岁时的成功。  这个故事真他妈的酷炫。  那些说哎呀我都28了才开始学法语会不会晚了点?  我都34了去学法律应该来不及了吧?  你们好意思吗。  老不过是你想偷懒、想逃避、想放弃的借口。  “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  中国有个梵高奶奶,70多岁才开始学画画,然后在香港开了个人画展。  王德顺知道吗?就是之前微博上很红的走T台的79岁大爷,在《重返20岁》里演爷爷李大海。他也是个怪咖。49岁才开始北漂(妈呀总算有人开始得比我还晚),60岁才开始练肌肉,65岁才开始演影视剧,79岁走红。据说海尔集团张瑞敏,66岁,迄今还保持每周读两本书,一年读一百多本。  我希望等我真的老了,也能这么屌。  60岁,去美国留学,读个电影学硕士博士啥的。保持那种每天都在进步的状态。顺便观摩校园里的小鲜肉。  唯唐想来找我玩,我很不耐烦,没空没空,老娘忙着呢。  我才不要当那种坐在家里眼巴巴盼着孩子来看我一眼的可怜老人呢。  他不来看我,还成了犯法了。  我不要。  不管多少岁,不管在什么年纪,我都会努力,因为我只不过是想成为自己喜欢的那种人。  40岁的时候,我会感谢那个20岁的努力的自己。  60岁的时候,我会感谢那个40岁的努力的自己。  80岁的时候,我会感谢那个60岁的努力的自己。  很喜欢一句英文谚语:种树的最佳时间是25年前。仅次于它的最佳时间是现在。 徐小平:出发,何时都不晚 真要改变自己,什么时候都不晚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分页:123

经典励志文章:修士与上帝  一位修士不小心跌入了水流湍急的河里。但他并不着急,因为他相信上帝一定会救他的 。正好有人从岸边经过,但他想上帝会救他的,于是没喊。当河水把他冲到河中心时,他发 现前面有一根浮木,但他想上帝会救他的,于是照样在水中扑腾,一会儿浮一会儿沉。最后 他被淹死了。  修士死后,他的灵魂愤愤不平地质问上帝:“我是一位如此虔诚的传教士,你为什么不 救我呢?”上帝奇怪地问:“我还奇怪呢?我给了你两次机会,为什么你都没有抓住?”  人生感悟:  机会随时都有,看你如何发现和把握。 经典励志文章: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 经典励志文章:上帝分数 经典励志文章:别给心灵留下疤痕分页:123


台中豐原申請電子發票會計師事務所
血糖儀產業節稅方式 台中中區財報驗資會計服務推薦 所得稅扣繳

arrow
arrow

    t62ev69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